《遥感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 |||||||||||||||
《遥感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测绘工程专业用 40 学时 2 学分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系 2010年3月 专业基础课 必修 课程编号:26061180 学分:2 课时:40,其中讲课36课时,实验4课时 开课时间:第三学年第一学期 周学时:3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测绘工程本科专业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了解现代遥感 技术的应用情况。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⒈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遥感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遥感数据处理及分析基本工作流程;了解遥感技术在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地位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⒉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理解遥感原理,学习遥感数据处理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对遥感技术原理的理解以及基本方法的实现;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将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及专家系统等课程内容的关系理清楚。 ⒊选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选修本课程时,要求学生已修完公共基础课、数字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学。 三、课程内容 ⒈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绪论 遥感技术基本概念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教学内容体系 第二章 遥感技术的物理基础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遥感技术所用的主要电磁波段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地物波谱特性的测定 第三章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概念及种类 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 常见遥感卫星平台 第四章 遥感传感器 遥感传感器概念及分类 光学传感器特性 扫描成像类型传感器工作原理 雷达成像仪工作原理 第五章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特性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基础知识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方法及应用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及图像融合 第六章 遥感图像判读及分类 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 第七章 遥感技术应用 ⒉课外作业 配合教学内容,布置适量课外作业。 ⒊实验课 在第五、六章内容之后,各安排一次上机实习,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更好地理解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方法。 ⒋集中实习安排 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中,安排一周的集中实习。 四、使用大纲说明 ⒈学时分配表
⒉教学方法提示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部分实验。 ⒊考核方式 考试。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遥感技术基础》韩玲等 参考书:《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柄等,《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周成虎 骆剑承等著。 执笔人: 惠文华 系或教研室主任:田永瑞 主管院长(部、系主任):李同录 | |||||||||||||||